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,三审三校
幼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,俗称婴儿玫瑰疹或第六病。这种病最明显的特点是“热退疹出”,就是宝宝会突然发高烧,体温常常超过39℃,有时甚至能到40℃。烧了3到5天后,体温突然就降下来,紧接着皮肤上会出现红色疹子,这些疹子像小玫瑰花瓣一样,通常从胸口开始蔓延到全身。
这种病主要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(HHV-6,一种常见病毒)引起的,有时候也会由HHV-7(另一种同类病毒)导致。虽然是高烧,但多数情况下只要及时退烧,等疹子发出来之后,孩子就会慢慢恢复健康了。
幼儿急疹在婴幼儿群体中非常普遍,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。最容易中招的是6-15个月大的宝宝,据统计,九成患儿都是2岁以下的儿童,而且男孩和女孩的患病几率基本持平。
幼儿急疹的具体发病过程目前还不完全清楚。研究发现,这种病主要和病毒感染有关,其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(简称HHV-6)是最常见,其次是HHV-7病毒。
这种疾病主要通过日常接触传播。比如当感染者咳嗽、打喷嚏时带出的飞沫,或者接触到他们的口水、鼻涕等分泌物,都有可能造成传染。
在众多可能引发幼儿急疹的病原体中,人类疱疹病毒6型(HHV-6)占了大多数病例。除此之外,还有几类病毒也可能会引发类似症状:
幼儿急疹最容易发生在6个月到1岁3个月大的宝宝身上。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就像刚脱掉防护服一样——半岁前他们带着从妈妈那里获得的抗体保护,这些抗体能帮他们抵挡很多病毒侵袭。但随着月龄增长,这些“妈妈牌护盾”会逐渐减弱,到6个月左右保护力明显下降,这时候宝宝就更容易被病毒感染。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虽然6个月以下的宝宝也可能得幼儿急疹,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。临床上大多数患儿都是在半岁到一岁半期间发病的,尤其是6-15月龄的宝宝占到了病例的绝大多数。
幼儿急疹最典型的发病过程就像过山车一样:宝宝会突然发高烧,体温常常飙升到39℃以上,有些甚至会突破40℃大关。这种高烧状态通常会持续3-5天,等体温像退潮一样快速降下来之后,皮肤上就会冒出按压时会暂时变白的红疹子。这些疹子往往先出现在脖子、胸腹部位,接着才会扩散到脸蛋和四肢。
宝宝接触到患病儿童被传染后,并不会马上出现症状,通常要过1-2周这个“潜伏期”,才会开始表现出异常反应。
突然发作的高烧是第一个警报信号。小宝宝的体温会一上来就超过39℃,严重的可能直接突破40℃。这种高烧状态一般会持续3-5天,在持续高温期间,有部分宝宝可能出现惊厥(也就是常说的抽风或抽搐)。
这个病有个特别的现象叫做“热退疹出”,就是说疹子要等烧退了才会冒出来。这些疹子有三个明显特征:
虽然发着高烧还出疹子,但大多数宝宝精神状态还不错,精神活跃。不过也有部分小朋友会出现这些附加症状:
大多数情况下,幼儿急疹属于良性自限性疾病(即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自行好转),当孩子出现发烧不适时,通过退烧药就能控制症状,皮肤上的红疹也不需要治疗就会自行消退。但遇到以下情况时,家长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:
体温超过39℃或者连续发烧超过7天;皮肤红疹出现3天后仍然没有减轻迹象;孩子出现惊厥(突然发作的肢体抽搐或意识丧失)或脱水症状(比如哭闹时没有眼泪、尿量明显减少)。
医生主要通过观察典型症状来诊断幼儿急疹:2岁以下婴幼儿持续发烧3-5天后突然退烧,紧接着全身出现红疹。
诊断时主要依据皮疹特征,大多数孩子不需要做抽血等化验检查。只有特殊情况才需要做病毒检测,比如孩子本身免疫力低下,或者皮疹特征与典型幼儿急疹差异较大时。
这里要特别提醒家长,幼儿急疹在发烧初期很难确诊,因为刚开始的症状和普通感冒、中耳炎等常见儿童疾病非常相似。如果孩子除了发烧之外没有流鼻涕、耳朵疼痛、咽喉红肿等其他感染症状,医生通常会建议先观察几天,等待特征性红疹出现后再明确诊断。
儿科或小儿皮肤科。
对于症状典型的孩子,通常不需要做特殊检查。只有当症状不典型或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时,才会进行以下检测:
通过抽血化验可以发现: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(一种白细胞类型减少),血液中会出现少量异常形态的淋巴细胞。在发烧初期,白细胞总数可能暂时升高,但到了病程第3-6天会降到最低值(通常不低于3000个/微升),之后7-10天内会逐渐恢复正常水平。
幼儿急疹常需与其他可表现出发热与皮疹的疾病相鉴别,鉴别主要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,如发病年龄段、发热与皮疹之间的时间关系等。
具体鉴别诊断如下:
疾病 | 皮疹特点 | 发热与皮疹关系 | 年龄段 | 流行病学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幼儿急疹 | 始于颈部和躯干,后扩散至面部和四肢,疹子持续几小时或几天,退疹后无痕迹 | 高热3~5天,热退疹出 | 2岁以下婴儿 | 无季节特点,不会集中爆发 |
风疹 | 始于面部,然后向下蔓延至身体其他部位。退疹后通常无痕迹 | 同时出现低热和皮疹。典型特征另有淋巴结肿大 | 使用风疹疫苗前,学龄儿童发病率最高 | 发生于未免疫接种或免疫接种不足的儿童 |
麻疹 | 始于面部,然后向下蔓延至身体其他部位。皮疹初起时较小,之后扩大并相互融合。消退后有色素沉着和细小脱屑 | 发热3~4天后出疹,出疹期为发热的高峰期。可通过鼻卡他、咳嗽、结膜炎等症状鉴别 | 所有年龄的儿童 | 发生于未免疫接种或免疫接种不足的儿童 |
猩红热 | 皮疹成弥漫性、红斑状和砂纸样,按压时变白。皮疹消退后,出现明显脱皮 | 发热1~2日出疹,出疹时高热,通常伴随咽炎发生 | 5~15岁儿童和青少年 | —— |
传染性红斑 | 主要见于面颊部,继而可能出现躯干及四肢的花边状皮疹,有可能复发 | 其他症状很轻微 | 学龄期儿童 | —— |
肠道病毒感染 |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的典型皮疹。手足口病会在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,手、足、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、疱疹 | 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,可出现普通感冒症状,如流鼻涕、咳嗽 | 所有年龄的儿童 | 流行于春、夏和秋季 |
药物过敏 | 皮疹持续时间比玫瑰疹长,皮疹形态多变,瘙痒明显 | 发热多为原发疾病引起的 | 有原发疾病,近期有服药史 | —— |
幼儿急疹本身属于自限性疾病(即不需要特殊治疗也能自行痊愈的疾病),因此整个治疗过程主要以缓解症状、让孩子感觉舒适为主。
由于个体差异大,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、最快、最有效,除常用非处方药外,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。
对于幼儿急疹,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这种疾病的特效药。当患儿因高热出现明显不适时,可以通过以下药物帮助缓解症状:
幼儿急疹的病情发展通常比较规律:孩子会先经历3到5天的高烧,退烧后皮肤上才会出现红色疹子。这些疹子一般在1到2天内最为明显,之后1到3天就会自然消退,不会在皮肤上留下痕迹。
由于这个疾病具有自限性(也就是说身体能够自己战胜它),大部分宝宝在出疹后就会逐渐康复,不需要打针吃药。只要护理得当,通常不会留下任何长期健康问题。
虽然幼儿急疹本身不算严重疾病,但也要警惕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:
该病的日常护理重点在于保证孩子充分休息、多喝水,同时要定时测量体温,并给予足够的情绪安抚。
虽然幼儿急疹通常会自行消退,但发烧可能让孩子很难受。家长做好这些日常照护措施,能帮助孩子更快恢复健康:
家长需要详细记录发热过程:开始发烧的具体时间、每次测量的体温数值、伴随症状(比如有没有咳嗽或拉肚子)、精神状态变化(是否总想睡觉或异常烦躁)、退烧药使用时间和效果。
这些记录对医生非常重要,能帮助快速判断病情是否属于幼儿急疹,还是其他需要特别处理的疾病。
食欲下降时不必强制喂食,可以少量多餐,优先保证奶量和液体摄入。例如把正餐分成5-6次,每次吃两三勺米粥或面条。
患病期间建议在小区花园等通风好、人少的场所适当活动,但要避开商场、游乐场等人员密集场所。外出时注意防晒,避免在烈日下停留超过15分钟。
目前还没有针对幼儿急疹的疫苗。主要预防措施包括:
这些日常防护措施能有效降低孩子被传染的风险。
与虎谋皮是什么生肖 | 三八送什么花 | 脑回路什么意思 | 333是什么意思 | 勾心斗角是什么生肖 |
处cp是什么意思 | 一个雨一个散念什么 | 胎儿永久性右脐静脉是什么意思 | 梦中梦是什么原因 | 黄金微针是什么 |
雪芽是什么茶 | 游龙斑是什么鱼 | gf是什么意思 | 内射什么感觉 | 拔罐出水是什么原因 |
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| 芋圆是什么 | 哼哼唧唧是什么生肖 | 幼儿睡觉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| 邓紫棋和华晨宇什么关系 |
眉头下方有痣代表什么hcv7jop5ns4r.cn | 做梦怀孕了是什么意思hcv9jop4ns3r.cn | 闲敲棋子落灯花上一句是什么hcv9jop1ns2r.cn | 属牛的守护神是什么菩萨hcv9jop7ns5r.cn | 非食健字是什么意思hcv9jop4ns1r.cn |
前戏是什么hcv9jop0ns9r.cn | 主观臆断是什么意思hcv9jop7ns3r.cn | 元气是什么hcv7jop9ns0r.cn | 黑鱼又叫什么鱼chuanglingweilai.com | 什么颜色显黑0735v.com |
恶露是什么样子的图片hcv8jop1ns9r.cn | 将至是什么意思mmeoe.com | 孔子是什么家youbangsi.com | 伤情鉴定需要什么材料hcv8jop1ns3r.cn | 翻来覆去是什么意思hlguo.com |
李白有什么之称xjhesheng.com | 大脚趾头疼是什么原因chuanglingweilai.com | 毛豆烧什么好吃hcv8jop6ns1r.cn | 属猴和什么属相相克adwl56.com | 芥末黄是什么颜色hcv9jop3ns8r.cn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