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内容由百度健康医典原创,三审三校
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,俗称"口疮",主要表现为口腔内壁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伤口,通常伴随明显疼痛。这种小伤口常出现在嘴唇内侧、上腭(口腔顶部)、舌头或脸颊内壁的黏膜组织(即口腔内表面的湿润保护层)上。溃疡表面多呈白色或淡黄色,周围常伴有红肿现象,在进食、说话或触碰时容易产生刺痛感。
虽然多数情况下溃疡能在一两周内自行愈合,但在此期间可能影响正常饮食和说话功能。需要说明的是,口腔溃疡并不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直接引起的,其具体成因可能涉及局部外伤、免疫力变化或营养缺乏等多种因素。
口腔溃疡在我国非常普遍。根据2012年发布的《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疗指南(试行)》,大约每10个人中就有1-2人会被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困扰,这种情况在10-30岁的年轻人中最为常见。从性别来看,女性患者数量通常比男性多一些,而且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。
复发性口腔溃疡也叫复发性阿弗他溃疡、经常性口腔溃疡,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反复发作,溃疡有间隔期和自愈性。临床体征如下:
类型 | 溃疡直径(mm) | 溃疡数目(个) | 持续时间(天) | 特点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轻型 | 5~10 | <10 | 10~14天 | 患者初发时多为此型,症状轻,占所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75%~80%。 |
重型 | >10 | 1到数个 | >14天, 1~2个月或更长 | 也称腺周型口疮。溃疡大而深,好发于青春期。占所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10%~15%。 |
疱疹样 | <5 | >10 | 10~14天 | 也称口炎型口疮。溃疡密集,数目多,多发于成年女性。占所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5%~10%。 |
有些全身性疾病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口腔溃疡,比如白塞病(一种全身血管炎症)、赖特尔综合征(关节炎相关疾病)以及某些肿瘤等。这类溃疡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症状或者并发症,需要特别警惕的是,在溃疡出现前后,患者可能已经存在发热、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。如果发现溃疡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,要及时排查这些潜在疾病。
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,目前还没有完全明确。不同人的诱发因素可能差别很大,常见的有遗传影响、饮食习惯、免疫力变化等。特别是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,会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困扰。
家族遗传是重要影响因素。研究发现,大约每10个口腔溃疡患者中,就有4个人的父母或近亲也经常长口腔溃疡。如果家里长辈常长溃疡,子女中招的概率可能更高。
免疫系统就像身体的保安部队。当免疫力下降时,病毒、细菌等病原体就容易突破防线攻击口腔黏膜。同时,免疫系统在对抗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蛋白质,让口腔内部的防御系统失衡,这时候溃疡就容易冒出来。
长期压力大、睡不好觉的人更容易中招。焦虑、烦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身体状态,就像手机长期开省电模式,免疫系统也会跟着“罢工”,这时候病毒就容易趁虚而入引发溃疡。
挑食偏食容易导致营养失衡。比如锌元素参与着口腔黏膜的修复工作,就像建筑工地上的工人,如果缺锌就会影响新细胞生成,导致黏膜保护层变薄脱落。同样重要的还有维生素B族、铁、叶酸等,缺少这些营养都会增加溃疡风险。
物理损伤是最直接的诱因。比如吃薯片、鱼刺这类尖锐食物时,脆弱的黏膜容易被划伤;戴牙套或刷牙用力过猛,也可能造成机械性损伤。就像皮肤擦伤会结痂,口腔黏膜受伤后也会形成溃疡创面。
女性经期前容易出现溃疡。这是因为月经来临前,体内孕酮(黄体酮)水平下降,口腔黏膜的修复能力会暂时减弱,相当于保护膜变薄了,这时候更容易受刺激形成溃疡。
口腔溃疡常出现在嘴唇内侧、脸颊内侧、软腭(上颚靠后的柔软部分)或牙龈附近的黏膜表面。溃疡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,中间凹陷形成白色或黄色的小坑,周围像被烫过一样红肿,有明显的刺痛感。
根据症状严重程度,主要分为三种类型:
有些患者在溃疡发作期间,可能会出现身体疲倦、低烧(体温略高于正常)、情绪烦躁、头部胀痛等情况,部分人还会感觉到脖子或下巴下方的淋巴结肿大(摸起来有黄豆大小的硬结)。这些全身症状通常会随着溃疡愈合而消失。
大多数口腔溃疡都能在一周左右自己长好。但如果遇到反反复复发作、好几个月都不见好、嘴里同时出现十来个溃疡或者溃疡面积特别大的情况,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了。去医院就诊时通常会有这些步骤:
需要注意的是,复发性口腔溃疡没有专门的血液检测指标,医生主要根据两个特征来判断:一是反复发作、时好时坏的规律性;二是溃疡表面呈现“黄(假膜)、红(边缘)、凹(溃疡面)、痛”这四个典型表现。比如患者口腔有明显的破损面,吃东西时疼痛明显,或者因为疼痛导致咀嚼困难等情况。
建议直接到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口腔黏膜病科挂号,普通口腔科也可以接诊。
医生会用肉眼观察溃疡的形状大小、颜色深浅,比如看看溃疡边缘是不是发红、中间有没有黄白色的膜,通过这些特征来分辨是普通溃疡还是其他类型。
通过抽血检查白细胞等指标,帮助判断是不是细菌感染引发的溃疡。比如白细胞数量明显升高时,可能提示存在细菌感染。
需要抽血检测免疫球蛋白等指标,排查是否有免疫力低下或者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。这类疾病有时会通过反复口腔溃疡来发出信号。
用专业器械取一小块溃疡组织进行化验,主要是为了排除癌症溃疡或者结核性溃疡这两种严重情况。检查时会先进行局部麻醉,不会有明显疼痛。
通过血常规、凝血功能等检查,排除白血病、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。这些疾病有时也会导致口腔反复溃疡。
发病前会出现类似感冒的发烧症状,口腔黏膜上会出现成簇的小水疱,破溃后形成溃疡。虽然看起来严重,但一般两周内能自己痊愈,而且不会留疤。特别注意这个病在幼儿园小朋友中比较多见。
初期会出现低烧、流鼻涕、不想吃饭、肚子疼等全身症状。口腔里能看到散在的小水疱,破溃后会变成溃疡,摸起来特别痛。具有传染性,但一般十天左右能自愈。这个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身上。
俗称“鹅口疮”,最明显的特点是口腔黏膜发红,表面覆盖着像奶块一样的白色斑片。如果强行用棉签擦掉这些白斑,下面的黏膜就会发红出血。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卧床的老人、免疫力低下的人群,或者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。
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主要围绕两个重点:一是通过局部消炎、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,二是通过全身治疗来延长发作间隔期。对于症状较轻的溃疡,通常只需局部用药配合生活习惯调整就能见效。但如果是反复发作或长期不愈的情况,就需要同时进行局部和全身治疗。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特殊人群的护理要点:儿童患者要重点纠正偏食导致的维生素缺乏、咬嘴唇等不良习惯,同时保持口腔清洁。孕妇群体要尽量避免用药,推荐用温盐水漱口清洁口腔,将冰块轻轻敷在溃疡处让它慢慢融化止痛,同时多吃猕猴桃、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的果蔬。
在溃疡发作最疼的阶段,医生通常会选择快速止痛方案。比如将利多卡因凝胶、苯佐卡因凝胶等麻醉类药膏,或者苄达明喷雾这类止痛剂,直接涂抹在溃疡表面。一般需要连续涂抹两次,能暂时缓解疼痛感,帮助患者正常进食和说话。
日常护理要注意这些要点: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和水果,比如菠菜、橙子这类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;注意及时补水保持口腔湿润;养成规律作息避免熬夜;适度进行慢跑、游泳等运动来增强抵抗力。特别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,避免便秘加重身体负担。
由于个体差异大,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、最快、最有效,除常用非处方药外,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。
针对溃疡表面的治疗主要有四类药物:
针对反复发作的严重病例,需要联合使用口服药物:
中医会根据具体症状分型施治:
辅助疗法同样重要:
口腔溃疡的预后情况具有三个典型特点:周期性发作、容易复发以及自限性特征。周期性发作是指溃疡会间隔性反复出现;容易复发说明多数患者在数月或数年内会多次发生;自限性则意味着即便不采取治疗措施,溃疡也能自行恢复。这类溃疡的愈合过程通常较为迅速,多数患者在发病后7天左右就能看到创面完全愈合。值得欣慰的是,预后效果良好,溃疡愈合后不会在口腔黏膜上留下疤痕,不会影响口腔的正常外观和功能。
口腔溃疡属于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,目前尚不能彻底根治,因此预防尤为重要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口腔清洁、适度锻炼、调整饮食习惯,同时保持良好情绪状态。
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对控制口腔溃疡非常重要。
建议多选择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新鲜蔬果,例如海带、香菇、苹果、猕猴桃等,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口腔黏膜修复。
需要避免的食物包括:烧烤类(如烤串)、腌制类(如咸鱼、腊肉)、辛辣类(如辣椒、芥末)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。
女性需要特别关注雌激素变化:当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时(如月经期、更年期),口腔溃疡更易发作。建议日常减少生冷食物摄入,适量补充豆制品(豆腐、豆浆)、洋葱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,帮助维持激素平衡。
梦见床上有蛇什么预兆hcv8jop4ns5r.cn | 今年7岁属什么生肖kuyehao.com | 甜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hcv8jop8ns4r.cn | 吃什么补孕酮最快hcv9jop2ns1r.cn | 湿气重看中医挂什么科hcv9jop5ns3r.cn |
来曲唑片什么时候吃最好hcv8jop6ns0r.cn | 身上汗味重是什么原因hcv9jop3ns6r.cn | 自闭症是什么人投胎hcv8jop4ns7r.cn | 尪痹是什么意思fenrenren.com | 隔三差五是什么意思hcv8jop1ns7r.cn |
balmain什么档次hcv9jop3ns5r.cn | 蚂蝗长什么样hcv8jop4ns0r.cn | 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96micro.com | 舌头尖发麻是什么原因bjcbxg.com | 竹外桃花三两枝的下一句是什么hcv8jop6ns0r.cn |
为伊消得人憔悴什么意思hcv8jop5ns2r.cn | 21度穿什么衣服hcv8jop0ns9r.cn | bid是什么意思啊hcv9jop0ns2r.cn | 呼风唤雨的动物是什么生肖hcv8jop5ns2r.cn | 脸部痒是什么原因hcv7jop4ns5r.cn |